有在關注美中議題的人,對於「修昔底德陷阱」這個名詞應該不會感到陌生。這個典故源自古希臘,當時希臘城邦林立,而眾多城邦又以斯巴達為首,雅典則為後起之秀。眾所皆知,斯巴達以軍國主義和嚴格的體制聞名,男孩在年滿7歲之後必需離家,接受國家安排的集中式軍事訓練與管理,即使在結婚之後,也不能和自己的妻子共進午餐,當孩子被派去參加戰爭時,母親會告訴自己的小孩「帶著你的盾牌,或躺在上面」回來;相對而言,雅典則是以港口貿易所發展出來的一個城邦,社會較為開放,並且發展出了最早的民主制度。
西元前五世紀,波斯的入侵改變了希臘半島的權力生態。當時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率領300名精銳戰士,在溫泉關抵擋波斯帝國大軍,這就是電影《300壯士》的情節。溫泉關戰役,300名戰士悉數戰亡,他們的犧牲為希臘盟軍贏得了組織對抗波斯的寶貴時間,最終擊退了外敵。然而在對抗波斯的過程中,雅典的勢力也獲得成長與茁壯的機會,於是形成了雅典領導的提洛聯盟,與斯巴達領導的伯羅奔尼撒聯盟分庭抗禮的局面。
新崛起的強權在擴張的過程中必然會要求更多的權力與尊重,而這些步步進逼的舉措則會讓既有強權陷入焦慮與不安,僅管雙方都曾付出過努力,甚至達成過和平協議,不希望讓局勢走向最糟糕的結果。但雙方對於彼此的錯誤解讀,卻一再加深摩擦與緊張,例如斯巴達要求雅典不要築高城牆,遭到拒絕,雅典人認為這是基於安全的考量,但斯巴達則將其解讀為對老大哥指示的忤逆,而雅典為貿易所定的懲罰機制,也被斯巴達視為挑釁;再者,底下小老弟的冒進舉措也對緊張的局勢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讓情勢更為複雜,例如,某個中立國受到斯巴達重要盟友科林斯攻擊時向雅典求援,雅典議會在幾經折衝後,決定象徵性的派兵助威,但不介入實兵戰鬥。這個舉措引來了科林斯的憤怒,對斯巴達而言則是陷入兩難,如果斯巴達不力挺自己的盟友,就會失去這個夥伴,並且看著自己的影響力一點一滴的收縮,但如果介入,則兩個強權之間就會有兵戎相見的風險。斯巴達選擇的是後者,這也使得兩國最後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
這場戰爭的爆發,兩國對彼此都有誤判,斯巴達認為藉由陸上的武力包圍足以使雅典坐困愁城,卻低估了雅典在對抗波斯時所培養起的海上戰力與補給能力,而雅典則認為只要戰爭拖得夠久,斯巴達內部大量奴隸人口(黑勞士)的反撲就足起讓其自取滅亡。然而,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果是,斯巴達滅掉了雅典,但作為戰勝方的斯巴達,也因為國力大量消耗,最終也走向衰亡的命運。對於這樣的結果,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為其為其下了一個註解:「雅典的崛起,以及斯巴達的恐懼,是造成戰爭不可避免的原因。」這也是「修昔底德陷阱」的典故由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