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持續追蹤「台股市值對M1B比率」的人,應該都知道過去67年這項指標的天險大約在2倍左右,一旦指標到達這個位置,大盤往往逢壓回落,難以逾越雷池。過去一年,M1B年增率的平均值大約在5%左右,如果以這個數字作為未來貨幣供給成長的預估參數,則所計算出的大盤未來6個月高點,大概會在略高於11,000點的位置。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未來指數重新回到1,1000點上方,這會是適合放空的時機嗎?

 

對於想要找尋有利賭局進行下注的人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不會是否定,但是有幾件事情,可能還是要特別注意:

 

首先,有利賭局代表的是機率上的相對優勢,而不是必然性。延續多年的多頭市場,在末升段有可能會出現不理性的現象,而當市場陷入狂熱時,過往的指標規律就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被打破,投資學教科書將其稱為「邪惡的末升段」或「邪惡的第五波」,當然,並不是說每一次的多頭尾聲,這種不理性的泡沫都一定會出現,然而其可能性卻也不能完全忽視。

 

之前有分享過一本書,書名是「失敗學:那些殭屍企業教我的事」,這本書的作者史考特‧費倫列舉了一項投資人常犯的錯誤,叫做「歷史短視」,他認為多數投資人在做決策時,雖然也會參考過去的歷史,但觀察的時間往往不夠長,因此在碰到週期在10(或以上)的超級循環時,會因此做出錯誤的決策而慘遭損失。下圖是過去20年「台股市值對M1B比率」的走勢圖,可以看到在2001年到2006年這五年間,市值對M1B比率的上緣一直很穩定維持在2.25倍左右,然而到了2007年底金融海嘯前的末升段時,市場陷入狂熱使得這項指標一路飆升到接近3倍,在2006年做空的人如果沒有雄厚的口袋和超人的意志,很有可能無法撐過這段狂熱期,等到2008年真正的空頭來臨。

 

當然,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要說這項指標沒有用來作為放空依據的參考價值,而是要提醒,在建立空頭部位之前,你有沒有事先想好,萬一碰到黑天鵝來臨時的退場機制。

其次,在市場由空轉多的情況下,當「股市市值對M1B比率」跌破1.5的時候,我會有較高的意願提前進場布局,如果這個比率繼續降低,則持續加碼越跌越買;然而在由多轉空的盤則會等到景氣明顯反轉的徵兆出現後,再進場做空。這是因為,誠如之前的文章所說,台灣在熊市中可供做空的工具有限,而且往往都有不小的限制與成本,例如,融券有空單回補的問題,選擇權有時間成本,期貨則有換倉的成本與價差問題,至於反向ETF這種長抱必定賠錢的東西就更不用提了(請參考為什麼反向ETF絕對不能長期投資)。這是因為,同樣是景氣反轉,由空頭市場自谷底復甦時,可以Buy and Hold耐心等待市場反轉,沒有問題;但從多頭市場向下反轉時,過早進場的成本與風險就明顯高上許多。

 

幾年前克里斯汀貝爾所主演的《大賣空》中,他在2006年就從竄升的房貸違約率看出美國房市反轉的跡象,而他所採取的做空方式,就是為次級房貸及透過次貸所包裝出來的CDO金融商品購買保險(也就是CDS),但房市真正的空頭是在2008年降臨,雖然最後的結果是他在下跌的市場中賺取了鉅額的獲利,但過程卻極其煎熬,房市下跌前,他因為不斷繳納保費,使得基金績效不彰,導致合夥人對他惡言相向,投資人咒罵的信件灌爆他的信箱,片中他撐到最後甚至也一度懷疑自己,雖然他最終成功挺住壓力,但我相信,和他一樣看對市場,最終卻沒能在20062008這兩年之間熬過去的人,應該也大有人在。

 

最後,雖然放空交易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高額獲利,但也因為空頭市場的週期較短,因此操作上難度也較大,加上有工具不足,以及過早進場的風險高昂等因素,因此對投資者而言,如果在多頭市場都難以獲利的話,最好還是不要輕易嘗試放空交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iB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