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鉅亨網的兩則新聞:

供需失衡削弱油價基礎 德銀大砍至每桶7美元

油價大跌衝擊 奈及利亞要求世界銀行等提供35億美元緊急貸款

 

對於俄羅斯、委內瑞拉、奈及利亞,乃至沙烏地等國家來說,石油出口是其經濟命脈,這些國家很多的社會福利與財政支出,也極為仰賴石油外銷,然而問題就在於,石油價格在國際上可能上下大幅波動,但財政支出卻有其僵固性,當石油價格上漲時,這些國家可能因為收入豐厚而擴大財政支出,但是當石油價格下降時,其財政支出卻無法隨之下降,因此,要維持相同的支出,就只能以擴大產量的方式來因應,然而擴大產量又會造成油價進一步下跌,因而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這一波油價大跌中,各產油國所面臨的困境。

 

當然,各產油國也嘗試以聯合減產方式來拉高油價,然而,這又會碰到經濟學中「囚犯的兩難」的問題,對各別產油國來說,別人減產拉抬油價而自己增產,才是對他們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加上許多國家都得面對國內的經濟壓力,大家合作減產固然在長遠來說會有所裨益,但在油價還沒拉上來之前,減產卻會先倒打自己一把,讓財政收入更加捉襟見肘,因此,難免會有國家在達成減產協議後自己偷偷增產,而讓聯合減產的策略效果大打折扣。

 

其實,一個國家過於仰賴單一天然資源並不是一件好事,當油產外銷可以讓一個國家的民眾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可以享有令人稱羨的社會福利時,這個國家的人民當然就會對此產生依賴,同時也會失去在其他產業厚植技術與鑽研發展的誘因,一旦石油價格大幅下滑,這些國家不但得面臨嚴重衝擊,同時,國家也沒有其他的產業基礎可以彌補石油衰退所帶來的缺口,可以說,石油是上帝賜予這些國家的禮物,但同時時,石油也是上帝帶給這些國家的詛咒,俄羅斯和委內瑞拉有豐沛的石油,但也由於過度依賴石油,其經濟發展反倒不如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與日本。

 

至於油價何時會重回多頭呢?或許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08金融海嘯後的DRAM、太陽能與汽車業,當時這些產業哀鴻遍野,DRAM和太陽能更被戲稱為「慘業」,而這些產業是在何時從谷底翻身的呢?DRAM是在爾必達破產後,汽車業是在通用汽車申請破產保護後,而太陽能業則是在中國眾多太陽能廠破產後,才在黑暗的隧道中迎來曙光,或許,目前油價仍需等待部分石油業者(或國家)走向破產,才能萃煉出真正的底部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iB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