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這是去年底精華法說會的資料,這張圖大概可以道出精華與晶碩股價的兩樣情,就是整體隱形眼鏡出口的年複合成長率不低,但是精華沒吃到。

1

【圖二】單看營業利益率,兩家公司在去年Q4和今年Q1差不多,都是在兩成出頭左右。

2

【圖三】兩家公司營收規模差不多,但很明顯晶碩營業成本低得多,所以晶碩挾著在生產成本上的優勢,投入了更高的推銷費用來拓展市場以及進行研發,尤其在研發費用上,精華與晶碩差距相當大。兩者生產成本的差異,究其原因應該是在於晶碩的自動化程度高,而精華相對比較偏向勞力密集,如前所述,兩者營收規模差不多,但精華員工人數約3700人,大約是晶碩的兩倍,從用人費用率來看,精華約高於晶碩十個百分點。因此儘管兩家公司的營益率在伯仲之間,背後的內涵和未來的成長發展性看起來卻有不小的差異。

3

【圖四、圖五】從投資上的角度來看,納入成長性預估EPS後晶碩的本益比已經到了30倍,可能需要等待壓回;在疫苗施打普與解封帶動隱形眼鏡整體產業復甦下,晶華也不是沒有機會,但前提是營收動能要回來,所以6月份營收YOY能不能回升到兩位數以上就格外重要,如果營收回的來,預估本益比位置會比現在低,那上檔想像空間就值得期待,但重點就是營收、營收、營收。

4

 

5

【總結】眾所皆知,隱形眼鏡是個進入門檻很高的產業,就像彼得林區說的有很高的護城河,但有時候也會想,護城河高是不是就一定百分之百是好事,從精華的案例來看,難免給人有種只想靠著城內一畝三分地吃穿,而沒有積極尋找向外擴張與成長性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iB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