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原本經驗老到一向知道何時應該收手退場的賭徒,以及嚴守紀律總是能夠管控停損的投資人,會在某一場賭局或某一次投資中完全失控,輸掉超乎想像的金錢,甚至讓自己陷入難以自拔的債務深淵。

 

很多時候,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因為人對於所能承受的損失,在心理上會有一道界線,這條線界內有經驗的賭客和受過訓練的投資人,大多都能維持冷靜和紀律,而他們在下注和交易時,也會時時小心,不讓自己的損失超過這條心理線。

 

然而,偶爾也會有例外的情況發生,比方說,賭桌上的老手往往都會以桌上的牌面和自己的手牌,來計算餘牌的機率,以及藉由觀察對手叫牌或下注的方式,來推測對手的底牌,並且預期對手也會做同樣的事情。但對很多初上賭桌新面孔的或是打娛樂牌的玩家來說,他們很可能不會做這些事情,於是有些時候,就會發生不按牌理出牌的菜鳥,在機率不利的情況下亂下注,卻因此反而打亂老手的判斷,而出現亂拳打死老師傅的情形。當一個老手在牌桌上坐了一個晚上,卻意外被原本被視為「待宰肥羊」的玩家倒打一把的時候,就會很容易因為面子或自尊心問題牽動情緒,而不小心讓自己的損失金額逾越了平常輕易不會跨過的底線。

 

越了線,就是危險與失控的開始。

 

這個心理上的臨界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損失超過了這個金額之後,人在心理上就會因為無法承受的失落與恐懼,而讓心理學中所謂的自我防衛機制開始運作,拒絕接受這樣的損失金額成為「確定的事實」。於是,本來應該離開牌桌的人,就會繼續留在牌桌上。而此時心理狀態會和平時所秉持的紀律也會相牴觸,造成紀律的崩壞,尤其對過去一向嚴守紀律、不曾越界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因為第一次越過這條線,就等同初次踏入未曾涉足過的深水區,對於未知的恐懼與不安很容易壓垮冷靜與理智,於是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會是,在這場失控的牌局或交易中,接二連三連續犯下所有平常打死都不可能會犯的低級錯誤,然後,隨著損失擴大,不願接受的心理也隨之益發強烈,一直到損失的金額達到或超過客觀現實所能承受的最大極限才被迫停止。

 

上面所舉的,雖然是賭博的例子,但在投資領域中,這樣的例子也並不少見,例如投資人因為聽信名牌或是其他原因使得信心過度膨脹,而將部位放大到前所未有的位置,然後在發現苗頭不對時,才驚覺要停損已經停不下手,最後則在過度槓桿所造成的強制平倉中被掃出場。同樣的道理在賭博和投資中其實並無二致。

 

「情緒」是最容易讓人越線的不穩定因素,而情緒管理在投資中也很重要,但要長期不被情緒左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傑西‧李佛摩,《股市作手回憶錄》是他相當有名的著作,這本書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內容在講投資的情緒管理,但諷刺的事情也在這裡:李佛摩最終是以離婚、破產,最後舉槍自盡的悲慘結局收場。

 

最後,每個人在心理上所能接受的損失臨界點因人而異,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因為各種客觀因素的變化,而讓這條線的位置隨之位移,當然,人是有七情六欲的生物,漫長的投資生涯不可能像永久沒有情緒波動,或是完全不受情緒影響,因此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學會和情緒相處,除了對能夠承受的損失金額,要隨時在心理上有個底之外,最好也要時時提醒自己兩件事情,一是除非真的有十足的把握,或者是能夠操作的額度突然大幅增加,否則最好不要輕易把部位放大到自己不熟悉的位置(即便是操作的資金忽然增加,最好也是透過逐步擴大部位的方式,來測試自己新的心理界線,不要太過冒進);第二則是,發現自己情緒不對頭的時候(無論是投資,或投資以外的事情所造成的情緒),最好適度縮減部位,或是暫時離場,避免自己在這個時候作重大決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iB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