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20年前,在網路科技泡沫方興未艾的那段時期,許多無知的投資人與分析師,揚棄了營收成長與營業利益率的傳統的獲利指標,改以所謂的「眼球佔有率」來作為衡量公司前景與部位進出的依據,彷彿網路的瀏覽量代表一切,而一家公司的成本結構如何,能做到多少生意都已不再重要。當然,最後結果如何應該無需多言,20年後的今天,營收成長率和營業利益率依舊財務分析的重要指標,而當年將「眼球佔有率」奉之為圭臬的投資者,卻早已化為市場的養分,這項荒謬的指標也已成為歷史的灰燼。

 

一項指標要證明有其價值,是需要經過時間的淬煉與驗證的。而歷史總是會重演,20年前的荒誕劇情在今天又以另一種方式呈現,這次的名字叫做「網路聲量」。

 

「網路聲量」這個名詞發跡於2014年的選舉,隨後在政論節目與各種選舉議題中被大肆炒作。不可諱言,社群媒體的傳播擊敗傳統媒體,確實在當年的選舉中扮演了一定角色。然而,這項指標要有參考價值,必需建立在網路上的聲音是出自一般大眾意見的真實表達,才會有意義。4年前,在網路還沒有成為淪為人為聲浪氾濫的戰場時,網路聲量對於選舉結果確實會有一定的預測能力,但4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條件已經不復存在。

 

進行數據分析時,如果丟進模型裡預測的是受訪者胡亂填寫的問券,或不具意義的錯誤樣本,那麼模型產出的結果也會毫無價值,這就是統計分析上所說的「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同樣的道理,在今天媒體與名嘴們將臉書案讚數、留言數或直撥觀看人數捧上天際,奉之為圭臬的同時,卻忽略了一件事情:當你所觀察的東西,早就已經受到嚴重的人為扭曲時,將其作為預測工具的結果,自然也會是垃圾進,垃圾出。

 

再者,所謂外溢效應,指的是某件事情在媒體上的高度曝光,從而將其影響層面擴及到其他地方,但是不要忘了,擴散出去的東西可以是好,也可以是壞,而外溢效應可以是正面外溢,當然也可以是負面外溢,雖然我不是什麼民調專家,但「又老又窮」這種帶有羞辱意味的口號,以及空洞荒誕的政見所帶來的,顯然不會是前者。這次的選舉,我對候選人沒有做好功課,也沒有探究城市與產業變遷的脈絡,就只依表象進行攻訐十分不認同,這樣的做法也很不厚道,但對於結果並無懸念,我對自己的家鄉很有信心。

 

距離海水退去只剩下幾天的時間,個人認為,這一次很可能會以KMT小幅反彈作收(一如DDP2010年的情形),但負面外溢效果會讓反彈幅度不如想像中大,反而是台北或許有可能出現出人意表的結果。

 

當然,這都是個人看法,並沒有經過詳實數據分析,不過如果預測準確,或許可以再寫一篇來分享我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tiB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